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9期143-146,共4页
摘 要:分析穴位敷贴对中风后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至2023年04月时间段的中风后眩晕患者76例,根据不同治疗护理方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日常护理,穴位敷贴组(3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穴位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头重如裹、视物旋转、呕吐痰涎、胸闷作恶)总分、眩晕时间与住院时间、生活质量(SF-36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头重如裹、视物旋转、呕吐痰涎、胸闷作恶的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穴位敷贴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穴位敷贴组的眩晕时间与住院时间(3.26±0.81s、6.94±1.10d)短于对照组(5.34±1.07s、8.57±1.64d),P<0.05。2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的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穴位敷贴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78.73±4.59分、80.81±4.37分、79.72±4.58分、80.56±4.28分、81.53±5.97分)高于对照组(70.56±4.08分、71.39±4.15分、71.94±4.23分、73.85±4.07分、75.24±5.62分),P<0.05。穴位敷贴组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4.21%),P<0.05。穴位敷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 穴位敷贴对中风后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眩晕时间与住院时间,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总有效率高,与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采纳、运用。
关 键 词:穴位敷贴 中风 眩晕 中医证候评分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分 类 号:R248[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