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肿瘤科一区,广西南宁530024 [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内科,广西南宁530022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0期28-32,共5页
基 金: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地耳草对原发性肝癌炎性微环境的影响,GZSY20-20。
摘 要:本研究旨在研究地耳草对大鼠肝癌病变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和巨噬细胞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地耳草抑制癌前病变的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探索地耳草在肝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 选用SPF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耳草组,地耳草组和模型组饮用0.01%DEN,对照组饮用纯净水,地耳草组以0.15g/ml,0.5ml/100g地耳草颗粒溶液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三组均每日一次,持续至16周。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检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情况。结果 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模型组中,第2周开始进入肝炎期,第6周进入肝硬化前期,第8周进入肝硬化期,第12周进入癌前病变期,第14周诱导出肝癌;药物组中,第4周进入肝炎期,第12周进入肝硬化期,第16周进入癌前病变期。②巨噬细胞CD68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地耳草组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耳草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耳草可通过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脏组织纤维化、肝硬化的程度和改善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来延缓肝癌的发生。
关 键 词:原发性肝癌 地耳草 肿瘤微环境 巨噬细胞 CD68
分 类 号:R3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