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小明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0期29-32,共4页
摘 要:分析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类型、临床影响及相关管理措施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既往1年内(2022年5月~2023年4月)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共500份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基于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类型、患者用药后不良类型反应、给药路径、药品急性及患者基本信息分析情况,提出可行中成药处方管理措施。结果 (1)药物遴选差错(34.80%)、药物用法用量差错(33.00%)及未对症用药(15.00%)为主要差错类型,其次为联合用药禁忌,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及超范围用药。(2)不合理处方中所含中成药药品中以注射液(78.00%)、粉针剂(10.80%)、片剂(5.00%)、口服液(2.60%)为主要差错剂型类型。(3)经随访、回溯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临床应用情况后确认用药后发生中成药相关不良反应者共29例,总发生率为5.80%,以消化系统(1.80%)、呼吸系统(1.00%)、皮肤粘膜系统(1.00%)及循环系统不良反应(0.80%)为主。(4)分析经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后可知,5岁及以下(37.93%)、61~75岁(27.59%)及>76岁(13.79%)年龄段人群为不良反应高风险者。结论 受中医理论知识局限影响,医院药房处方审核中存在一定含中成药处方差错率,可由相关处方审核疏漏的发生增加儿童、老年患者中成药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应在药房管理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理论的培训及处方审核技能管理,并积极配合医院人力资源储备完善中成药处方点评、审核管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9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