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瑶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海外文摘》2023年第2期5-7,共3页Overseas Digest
基 金: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校级项目“战争中的温情——论《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道主义思想”(2022XKT1115)
摘 要:作为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著名作家海明威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和绝望的世界,其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徘徊在迷茫、痛苦和死亡的边缘。从存在主义视角考察海明威的作品,可以发现“在海明威看似粗犷而简略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存在意识。[1]”以法国哲学家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常常把人物置身于对其生存极为不利的环境之中,使其“在近乎挑战极限的境遇中通过自由选择领悟自己的存在。[2]”海明威则惯于将人物置身于困境之中,由此来考验他们的能力、勇气和毅力,这也是海明威与存在主义的相通之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