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立波 

机构地区:[1]溧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溧阳2133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年第11期045-047,共3页

摘  要:探讨并分析微生物标本检测中不合格原因因素分析及开展质量控制后的管理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3012例患者标本数作为研究观察内容,还包含同时段开展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5名。在3012例检验标本中随机抽取2000例进行对比,检验人员为同组5名,其中1000例患者微生物标本检验期间,未开展质量控制对策,另1000例患者微生物标本在检验期间开展质量控制对策,分析未开展质控对策下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现象的类别情况,以及微生物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并采用统计学对比方式,对质控前后的标本不合格率展开比较,对检验人员的标本检验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所获取的微生物标本检验类别中,不合格类型最多为痰液标本类别,占比为59(5.90%)例,其余由高至低依次为尿液标本54(5.40%)例、血液标本43(4.30%)例、分泌物标本36(3.60%)例、粪便标本25(2.50%)例、无菌液标本10(1.00%)例。在微生物标本14项检测不合格原因中,出现最多频次的因素为标本被污染131(13.10%)例,其次为不及时送检59(5.90%)例、取样操作不规范24(2.40%)例、采血量不足13(1.30%)例。质控前抽取的1000例患者标本中,共有227(22.70%)份不合格标本,质控后抽取的1000份检验标本中,含有160(16.10%)份不合格标本,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质控管理后的检验人员在微生物标本检测期间,各检测流程的质量考核得分均更高于质控管理前(P<0.05)。结论 对于微生物标本中常出现的不合格品类,最为多见的是痰液标本,而出现此种标本的因素为标本被污染,以及微生物标本在检验工作开展时质量控制水平不合格,开展质量控制对策可改善标本的不合格率,提升检验人员的质量水平。

关 键 词:微生物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不合格 标本检验 质量 

分 类 号:R446.5[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