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冬欣 梁子辉[2] 郭庆军[2] 张志涛[3] 赵迪
机构地区:[1]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2]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3]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2期16-19,共4页
基 金: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GJJG605)
摘 要:观察并分析高仿真模拟人应用与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研究时间在2022.03~2023.07,研究对象为我校CPR(心肺复苏术)培训学生,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心肺复苏术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传统模拟人、高仿真模拟人进行教学训练,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对照组学生心肺复苏、电除颤及气管插管用时分别为(309.41±82.41)s、(87.54±4.87)s、(239.87±60.02)s,其操作成绩分别为(83.51±4.21)分、(84.51±4.26)分、(81.02±4.01)分,观察组学生心肺复苏、电除颤及气管插管用时分别为(240.14±60.42)s、(55.42±3.54)s、(145.71±32.44)s,其操作成绩分别为(90.41±5.42)分、(92.47±5.68)分、(90.04±5.20)分,观察组操作用时比对照组更低且其成绩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学生对高仿真模拟人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模拟人的评价,尤其是具有真实感与趣味性、贴近临床实际操作、利于提高培训整体标准化三项指标认可度高达98.00%(49/50),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学习培训中应用高仿真模拟人效果更为理想,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学生各项操作时间,还能提高各项操作成绩,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学生对培训效果的认可度与评价,在心肺复苏培训教学中可作广泛推广与教学应用。
分 类 号:R318.6[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