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下呼吸道菌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晓丽 王才科 徐有祖[2] 姜春阳 

机构地区:[1]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浙江台州317016 [2]浙江省台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浙江台州317016 [3]南开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外科,天津300121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2期62-65,共4页

基  金:2021年台州市第二批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1YWb9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JCYBJC01030)。

摘  要:究不同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在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下呼吸道菌群和炎性因子的改变情况。方法 取120例在我院进行确诊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与HFNC组,1组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NIPPV),另1组患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治疗后,NIPPV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菌群检出率、炎性因子指标的改善情况都要优于HFNC组,该组患者转归情况发生概率低于HFNC组。结论 IPPV治疗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菌群及炎性因子都能得到更好地抑制,优于HFNC治疗方式。

关 键 词: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呼吸道菌群 炎性因子 

分 类 号:R563[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