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柳颖
机构地区:[1]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出 处:《杂文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5期52-54,共3页
摘 要:早在先秦时代,文人墨客已经展开了浪漫的幻想,创造了许多精怪故事,其中狐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形象。而在蒲松龄的笔下,狐狸形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狐与人的完美融合。在《聊斋志异》中,专门讲述狐精的故事所占篇幅高达六分之一,从数量上不难看出蒲松龄对狐狸这一形象的偏爱。本文针对《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形象进行深入探究,解析不同故事中狐的异同,并探究作者塑造狐形象的意图,从而真正读懂这部风靡天下的经典志怪小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