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文理学院,四川成都610400
出 处:《新传奇》2023年第27期4-6,共3页
摘 要:萧三作为一位革命文学家,文学成就斐然。透过萧三生平革命经历与文学实践,研究其诗歌艺术风格及流变过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研究有所裨益。整体而言,萧三诗歌的风格流变与其生活背景息息相关。留苏岁月,萧三诗歌语词精炼,辞藻朴素;延安时期,其诗歌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豪迈遒劲、气势恢弘的诗歌品格;新中国成立后,诗歌由前期的俊爽豪纵转向中期的沉郁愤懑,呈现出浑厚磅礴的气势。揭示萧三人生各阶段不同的诗歌艺术特征面貌,分析其诗歌风格的流变轨迹,能够在新时代进一步界定萧三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