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艾静娴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时尚》2023年第5期7-9,共3页
摘 要:翻阅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美术史,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以重复行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家,例如草间弥生、艾格尼丝·马丁、赛·托姆布雷、李华生、李禹焕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悄然走到了同一条探索艺术的道路上,首先得益于美国艺术批评家、哲学家哈罗德·罗森伯格1952年在《美国行动画家》一文中提出了行动绘画的概念,让行动与画布一起成为绘画艺术表达的主体。在之后的发展中,艺术家们或重或轻地将重复行为纳入自己的绘画创作,如托姆布雷,将画布当作“显示屏”,每条曲线都呈现着他即刻的状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3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