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期0005-0009,共5页
摘 要:探究QCT测量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椎体骨密度的准确性,分析术后椎体骨密度的变化趋势,为临床预测骨量减少相关不良事件以及制定药物抗骨量减少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5月行L4/L5或L5/S1单节段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共148例。使用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上端内固定椎体(UIV)、下端内固定椎体(LIV)、UIV以上一个节段椎体(UIV+1)、UIV+1以上一个节段椎体(UIV+2)的HU(Hounsfield units,HU)值、vBMD(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计算术前、术后1周腰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并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椎体骨密度。结果 14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除UIV+1节段术前、术后1周vBMD呈现中度相关(r=0.558,P<0.05),余节段术前、术后1周椎体HU值与vBMD均有强相关性(r>0.9,P<0.05)。各节段椎体HU值、vBMD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非固定节段中除UIV+2节段HU值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余节段HU值、vBMD较术后1周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节段中各节段近螺钉处、远离螺钉处HU值、vBMD均较术后1周增加(P<0.05)。结论 QCT可通过合适的兴趣区域准确测量腰椎椎体骨密度,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邻近节段椎体骨密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