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栽培料发酵时长对赤松茸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冶晓燕 李正平 韩宏 司才宇 乔冠军 

机构地区:[1]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甘肃临夏7311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0025-0028,共4页

摘  要:通过对赤松茸栽培料进行不同时长的发酵处理,研究在不同发酵效果的栽培料种植下赤松茸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料堆的温度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长,再温度,后下降的趋势,在发酵第10天时,料堆温度达到整个发酵期的最高点69℃,发酵14天时,料堆温度均在65℃以上保持5天,此时栽培后各类病虫害发生率明显降低,发酵21天时,料堆经过三次翻堆,度过了两个温度期,此时绝大部分病虫害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发酵28天时基本可消除各类病害虫害,实验结果表明堆积发酵对赤松茸病害虫害的防治效果极为明显,建议赤松茸栽培时选用发酵时间超过20天的熟料进行栽培。

关 键 词:赤松茸 栽培料 发酵 病害 虫害 

分 类 号:S646[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