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期0050-0055,共6页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联合共建项目)(No20210687)。
摘 要:研究早产儿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2017年至2021年念珠菌败血症的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2017-2021年患病人数逐年降低;检出白色念珠菌40.0%,近平滑念珠菌40.0%,热带念珠菌10.0%,季也蒙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各5.0%,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间危险因素只有出生体重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长为(40±14.64)天,其中30.0%合并病毒感染住院时长增加为(43.8±17.4)天;55%入院低体温,70.0%出现严重并发症;均为低体重儿且有广谱抗生素使用史,55.0%母体有病症(子痫、妊娠高血压等);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比例分别为45.0%、35.0%、30.0%及40.0%;脑脊液蛋白、总胆红素及(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比例分别为90.0%、80.0%及75.0%;一例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一例热带念珠菌对伏立康唑中介,其余均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敏感;95.0%治愈或好转出院,5.0%死亡。结论 早产儿念珠菌败血症是发生真菌侵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增高;低体重、低体温和广谱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仍然是危险因素;氟康唑和卡泊芬净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