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岩[1]
机构地区:[1]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期0067-0070,共4页
摘 要:分析子宫内膜癌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的高危因素,同时研究淋巴结转移后对个人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数设置为141例,所有人员就诊治疗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系统检查个人情况后,以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分组原则,发生淋巴结转移人员设定为观察组,共计40例,无淋巴结转移人员则为对照组,共计101例,分析所有人员的实际情况,观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同时探究两组人员的预后情况。结果 从转移与未转移人员基本情况来看,转移人员中非子宫内膜样癌、存在乳头样结构、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阳性、存在宫颈浸润、腹腔积液细胞学阳性、CA125>35人数多于非转移人员(P<0.05);分析不同组别人员的预后情况可以看到,非转移组改善人数多于转移组,且无效人员少于转移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人员来说,为非子宫内膜样癌、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阳性者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且转移发生后可对预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分 类 号:R759.5[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