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进海 孙晓林 潘世琴[1] 马琴[1] 马四清[1]
机构地区:[1]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青海西宁810007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基 金:持续俯卧位通气在高原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编号为CMAPH-NRD2021030;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019-SF-132)。
摘 要:分析两种不同俯卧位通气(PPV)方式分别对高原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原地区重度ARDS患者共38例,均符合柏林标准的高原重度ARDS,根据PPV方式不同分为持续PPV组18例和间断PPV组20例,持续组每日24h连续PPV,间断组是每4h俯卧位与每2h仰卧位交替更换体位,每天俯卧位总时间为16h,分析持续组和间断组干预前和干预后24h、48h、72h时不同时间点的氧合情况,干预前和干预72h时的机械通气PEEP值、肺顺应性、驱动压,比较两组患者带呼吸机天数和住ICU天数以及不良结果。结果 持续组和间断组干预后24h、48h、72h时氧合指数,肺顺应性、驱动压、机械通气PEEP值均有改善,持续组比间断组改善更显著;持续组带呼吸机天数、住ICU天数显著少于间断组。结论 高原ARDS患者在俯卧位通气治疗时,持续组比间断组在治疗过程中改善氧合指数和呼吸力学方面更显著,呼吸机支持条件更低,带机天数和住ICU天数更短,持续PPV有效提高了PPV治疗效果,况且没有增加延长PPV时间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