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国华
机构地区:[1]哈尔滨音乐学院
出 处:《艺术时尚》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摘 要: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而我们经常说到的“戏曲音乐”,在笔者看来也不能够单独出戏曲的具体表演场景来进行探讨,比如粤剧《帝女花·香夭》一折对长平公主唱腔的要求,从白雪仙、蒋端平、曾小敏等著名粤剧名伶的表演可得知,演员在此多以“哭腔”来结合身段进行表演,由此笔者推测此处长平公主角色的“哭腔安排”,除了为配合文学剧本的要求外,也可能是为了贴合此折所使用到的充满“哀怨凄婉”音乐色彩的曲牌《妆台秋思》,同时又因当时《帝女花》的创作背景乃为日军侵华,所以不免让我们听着感受到蕴含在这声声“悲叹”中对国破家亡的哀怨。由此典型,笔者认为音乐学分析同样适用于对传统戏曲作品的研究,并且因其强调音乐本体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互文性”特质,故也或许给我们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戏曲作品的新视角。川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亦可以运用此种方法来对具体戏曲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便以此观点为依据,结合川剧传统高腔戏《刁窗》的音乐剧本和文学剧本,来探讨川剧高腔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剧本原型所要反映的社会状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