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子霈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
出 处:《莲池周刊》2023年第48期28-30,共3页
摘 要:1837年,童话大师安徒生妙笔一挥,落成传世之作《海的女儿》。彼时的小美人鱼生活在与人类相隔的海底世界,她没有名字,也没有双腿,只有一条鱼尾和动人的歌喉。当然,她也不经常歌唱,因为她总是陷入对个人生命之质的充满悲愁的沉思,在老祖母向她勾勒的模糊的人类轮廓中,小美人鱼也渐渐开始希冀一份“不灭的灵魂”,这份灵魂的获得方式,来自于人类爱意的“恩赐”。人类男性可以在危险的海域中扬帆起航,斩浪前行,也在漫长历史中逐渐构建起了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运行机制,与此相对,小美人鱼却因父系社会的秩序而被禁锢在圈地(海底),成为在人类男性理性光辉的照耀之下畏怯而去的异化之物。而只有人类男性将具有神性的目光投向那片原始黑暗中的影子,隐匿于此处的小美人鱼才能步入男性矩阵,携着那走向光明时愈发彰显的“他者”之印。这道目光是带有情意的,爱情、婚姻,往往是小美人鱼通往另一世界的桥梁,进入男性中心的文化场域也伴随着相应的代价,小美人鱼为跻身成“人”而将自己的声音与言说之力留于海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6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