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静怡
机构地区:[1]中原工学院
出 处:《莲池周刊》2023年第51期46-48,共3页
摘 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批判。而在鲁迅众多作品中,《阿Q正传》无疑是一部较为知名的作品,同时也是国民性批判的代表作,多角度揭示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的各种弊病。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直观展示了国民性、劣根性。《阿Q正传》是一部创作于1921年到1922年的作品,创作背景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描述主人公阿Q的生活经历,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类矛盾问题。在鲁迅笔下,将阿Q塑造成为当时中国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类人,采用丰富的讽刺、批判方法,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具体表现在守旧排外、自轻自贱、自尊自大、逆来顺受、自欺欺人、麻木愚昧等,这些劣根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在无形中限制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通过对《阿Q正传》深入分析,期望更加深刻、全面理解鲁迅的创作思想,加深对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认知和了解,对于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国民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2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