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聪 

机构地区:[1]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4期0008-0010,共3页

摘  要: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应用在对活细胞和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道尔顿以下)的核酸、蛋白质以及其他分子结构进行研究,且不会导致细胞受损,因而近年来该技术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因此我院开展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旨在为后期疾病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共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数表法分组后对照组和观察的人数各为50例,前一组检查的方式为超声影像检查;后一组的检查方式为核磁共振技术检查。结果 观察组存在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灶大小检出率对比的结果为,观察组病灶直径无论超过3cm还是≤3cm的检出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应用价值。结论 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时,应用超声影像学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技术均有一定的检出率,但是检出率较高的为后者,由此可以确定可通过此类方法确保患者及时得到诊治,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核磁共振技术 原发性肝癌 诊断 应用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