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丽娇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4期0050-0052,共3页
摘 要:探讨脐带挤勒对早产儿贫血、颅内出血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200例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产早产孕妇,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各组纳入对象均为100例,对照组早产儿娩出后实施延迟脐带结扎法,观察组则予以脐带挤勒法,以早产儿出生后10min、30min、120min为时间节点对两组早产儿血气指标、心率、血常规指标、平均动脉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早产儿娩出时间>48h时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出生后10min、30min、120min早产儿心率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表现,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心率指标比较在出生后10min与120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30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后30min观察组早产儿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要低,出生后120min观察组早产儿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0min观察组早产儿平均动脉压虽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血氧饱和度、外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在娩出时间>48h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早产儿娩出后为其实施脐带挤勒方式,能够对其血气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起到改善作用,且不会导致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颅内出血发生率增加,相较于延迟脐带结扎方式而言,脐带挤勒方式应用效果更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