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魁元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
出 处:《楚天法治》2024年第6期110-112,共3页
摘 要:无因性是《德国民法典》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与概念,其并非指原因不存在,而是指原因行为的效力并不影响该行为效力。其适用即是将法律事实的效力从原因行为中剥离开来,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无因性理论的形成同其他民法理论一样,既是逻辑,也是经验综合作用下做出的选择,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考量。票据行为和处分行为无因性适用最为典型,两者之间也存在联系与区别。本文先对何为无因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分别阐述了票据行为无因性与处分行为无因性,最后探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5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