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依珊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法学院
出 处:《楚天法治》2024年第6期40-42,共3页
摘 要: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主张盗窃罪的手段包括“公开盗窃”,且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呈现出与刑法理论不同的新趋势,即逐渐接受公开盗窃。但公开盗窃论者提出的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新标准及其理由都有待商榷。从我国通说观点和历史文化传统角度看,秘密性是盗窃罪的基本特征,但通说存在的理论不足也不能忽视。即使理论上存在不足,但若贸然改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会影响大众和司法人员的传统观念,由此也会降低大众对刑法的认同感。因此,如何正确区分盗窃罪和抢夺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