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梓淇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
出 处:《时代人物》2024年第11期122-125,共4页Times Figure
摘 要:自二战结束之后,世界暂时仍未出现以军事同盟或军事合作集团相对抗的战争模式,在冷战的格局影响下,虽然存在国家间的武装冲突甚至军事入侵,但是仍未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失控,冷战结束后,国际法体系逐渐得到发展,国际刑法的复苏与勃兴在减少“有罪不罚”现象和促进保护人权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冷战结束后的“一超多强”格局,国际社会缺失了相等国际地位的政治主体,使得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中存在“非对称性”,进而导致国际刑法中存在严重的“国际司法干涉”和“选择性司法”现象,而当代国际社会正逐步转向多极化和全球化,单一政治主体的话语权在不断被削弱,使得武装冲突的规避出现了失控现象,比较典型的则是现在的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缅北武装冲突等,我们在其中不难发现,现行国际法和联合国调停体系已经不能有效阻止军事冲突的发生和激化。特别是现今国际法体系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成为了国际话语权争夺的战场,现行国际法开始在有效规避或战后审判战争犯罪和侵略犯罪的职能上不断缺位,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是保障全球化发展和保障国际社会秩序的稳定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将通过论证分析的方式解读自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的武装冲突各种因素(包括外部军事力量介入、联合国介入、外部政治势力介入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力,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确定何种因素在军事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及国际法在调停或解决军事冲突中发挥了何种作用,从而确立现行国际法对武装冲突影响力大小,最终探究国际法是否存在解决国际争端以及规制罪犯效能不足的情况,若存在上述情况,进而分析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以及若国际社会将国际法作为影响武装冲突的决定性因素并保障国际法的司法权威,国际法体系和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