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治帆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上海201112
出 处:《喜剧世界(中旬刊)》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摘 要:作为舶来品的戏剧艺术在传入中国后,想要在中国舞台上站稳脚跟,必然要经历一番“脱胎换骨、再塑金身”的适应本民族的改造。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中国话剧史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话剧“民族化”的进程,一方面我们会看到话剧民族化改造的艰难,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话剧民族化的历程往往伴随着戏剧观的大讨论,而争论最多的话题就萦绕着中国戏曲。本文就从话剧民族化借鉴戏曲的角度出发,挖掘其中隐含的中国传统美学对话剧民族化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