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龙[1]
机构地区:[1]安国市医院,河北安国0712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5期0179-0182,共4页
摘 要:探究磁共振技术在分析急性脑梗死与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急性脑梗死与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患者临床分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从2020年10月到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拟诊断为脑梗死的80名患者,患者发病时间均在3天内。对所有患者均先行CT脑血管造影,后行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中包括常规成像、脑血管成像(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所有患者脑梗死的病变范围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血管的狭窄情况,本文主要探索大脑中动脉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核磁共振对诊断患者大脑中动脉梗死区域的敏感性、特异性,探究颅脑血管狭窄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核磁共振诊断患者大脑中动脉区域的急性脑梗死的特异度为93.3%(28\30)、诊断的灵敏度为95.7%(67\70),诊断的准确度为94.0%(75\80)。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程度较高,与脑动脉血管造影的诊断准确符合程度基本一致。结论 核磁共振在诊断患者急性脑梗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确定病变的定位、范围以及相关区域血管的狭窄程度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表明急性脑梗死与颅脑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大的联系性。
分 类 号:R445.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