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5期0111-0114,共4页
摘 要: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QTcd动态变化及术后心肌顿抑规律与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纳入研究的冠心病PCI治疗者120例,将其分为心肌梗死PCI组与非心肌梗死PCI组,每组人数均为60例,分别动态观察术前术后的QTcd、心肌顿抑(采用心电图、心脏彩超评价)的组内动态变化规律、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再比较两组的差异,探讨缺血程度、梗死与否在两个指标方面的差异;同时,将两组中术后再以QTcd值的变化分成QTcd正常组、QTcd未正常组,分别比较各组心肌顿抑发生的差异率和探讨其机理。结果 研究显示,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QTcd、心肌顿抑(采用心电图、心脏彩超评价)的组内动态变化规律、相关性差异较小,在治疗后,非心肌梗死患者在QTcd、心肌顿抑(采用心电图、心脏彩超评价)的组内动态变化规律、相关性差异上均优于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的一组患者;同时非心肌梗死PIC组患者在缺血程度及梗死两个指标方面存在的差异显著。在对选取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介入治疗后,QTcd正常组与QTcd未正常组相比,前者心肌顿抑的发生率高于后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冠脉介入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后,其QTcd动态变化明显改善,同时对患者心肌顿抑规律的改善也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QTcd动态变化 心肌顿抑规律 临床意义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