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素红
机构地区:[1]玉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河北唐山0641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6期0064-0067,共4页
摘 要: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风险因子和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按住院时间分成两组,各90人,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而对照组仅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观察两组患儿的性别,发热程度,开始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以及 c反应蛋白补体C3和C4的含量,判断补体水平的高低。结果 年龄、性别、用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热,用药时间,C-反应蛋白及补体机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抗生素起始时间、 C反应蛋白水平及补体功能低下均与小儿肺炎 Mhp发生胃肠道损伤相关(P<0.05)。结论 通过调查和统计,本研究认为发热、开始应用抗生素时间、 CRP水平、补体水平低下等是导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