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华超
机构地区:[1]湖南天汇湘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出 处:《楚天法治》2024年第10期0055-0057,共3页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也为各类犯罪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各种网络诈骗、恶意病毒软件等网络犯罪手段的出现,危害了广大网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健康。网络犯罪之所以难以有效遏制,关键在于这类犯罪具有高收益、低成本的显著特征。高匿名性使犯罪者难以被识别和追踪,丰富的网络资源又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各种非法牟利的机会。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剖析网络犯罪的深层原因,以期找到解决网络犯罪扩散的有效途径。本文拟运用犯罪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当前网络犯罪增多的经济学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犯罪遏制策略,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