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8期185-188,共4页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319202200114)。
摘 要:为探索囊性肝包虫病包囊自然退化而死亡的细菌感染机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囊性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的包囊样本,并对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纯化、生理和生化鉴定、耐药性的研究、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以及小鼠的致病性感染实验,并对其中一株菌株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包囊样本在BHI琼脂培养基中生成了多个菌落,挑取其中一株纯化精炼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法检查确定其为阴性杆菌,综合16SrRNA Gene的测序事实,结合生理与生物化学实验结果,可明确此菌为鲍曼不动杆菌。且此菌株对小鼠的LD50(半数致死剂量)为9.60 x 108 cfu/ml。收集并分离失去生命体征小鼠病变部位的菌株,获得的菌株与原先分离的菌株一致。结果 兼表明,被分离的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结论 这项研究首次从包囊内容物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为阐释包囊自然退化提供了实验数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