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湛江实验中心,广东湛江524057 [2]广东省南海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57 [3]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南海工程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年第9期0038-0042,共5页
摘 要:针对文昌油田注水开采时间长,长期注水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认识缺乏,开展了油藏极限水驱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及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实验研究,为油田的储层认识和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岩心进行模拟实验,采用核磁共振实验技术与长、短岩心极限水驱油实验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揭示了水驱过程中岩心渗透率、孔喉结构、润湿性以及油水渗流规律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极限水驱前后岩心渗透率发生变化,短岩心渗透率平均增大14.75%,长岩心渗透率平均增大6.26%;(2)在极限水驱后岩心的孔喉分布发生变化,短岩心大孔喉数量有明显增加,小孔喉无明显规律;长岩心首端岩心大孔喉数量亦有所增加,但小孔喉数量减少,而尾端岩心大孔喉所占比例减小,小孔喉所占比例增加;(3)岩心在极限水驱后亲水性有所增强,润湿指数平均增加0.3;(4)根据极限水驱前后油水相渗曲线对比,极限水驱后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两相渗流区间变宽,水相相渗端点值变高,等渗点右移,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关 键 词:水驱油实验 核磁共振 渗透率 孔喉结构 润湿性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分 类 号:TE357[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6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