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明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 处:《楚天法治》2024年第16期0046-0048,共3页
基 金: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名称:网络型诽谤罪自诉转公诉研究,项目编号:04M2024002。
摘 要:目前,对于网络型诽谤罪的刑法规制主要依靠《刑法》第246条诽谤罪和2013年9月“两高”通过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2020年“杭州网络诽谤案”为代表的网络型诽谤罪自诉转公诉的程序衔接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领域,网络型诽谤罪自诉转公诉案件程序一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导致相关法学理论研究对其缺乏重视。现行关于自诉转公诉案件程序的立法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和法律空白。特别是在程序衔接方面,缺乏明确的立法规定,且相关理论研究亦显不足。因此,对网络型诽谤罪自诉转公诉案件程序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