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盆底三维超声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杏芬 王李洁[1] 杨璞[1] 李春苑[1] 

机构地区:[1]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9期0026-0030,共5页

摘  要:以经盆底三维超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它对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影响盆底功能的过程中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时间范围内,选取来自中山市博爱医院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剖宫产组”,同时选取该时期内同样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组成“阴道分娩组”。为全面评估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安排两组产妇在产后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详尽的整理、对比、总结。具体而言,测量并记录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下的耻骨直肠肌厚度、与盆底功能密切相关的各项参数,以及肛提肌裂孔的相关指标。此外,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异常情况。基于这些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指标间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①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的左右两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对比:剖宫产组产妇显著大于阴道分娩组产妇,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②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剖宫产组产妇的盆底功能相关参数,包括膀胱颈位置、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旋转角,均明显小于阴道分娩组产妇,且这些差异同样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③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剖宫产组产妇的肛提肌裂孔指标——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均显著小于阴道分娩组产妇,这表明剖宫产组产妇的肛提肌裂孔相对较小,且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三维超声技术是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有效工具,它能清晰展示盆底肌肉与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对早期发现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对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损害程度较轻。因此,医生和产妇应根据产妇的个人健康状况和医�

关 键 词:盆底三维超声 剖宫产 阴道分娩 盆底功能 盆底肌损伤 疗效评估 

分 类 号:R44[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