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斯学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9期0009-0012,共4页
基 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课题《关节镜下采用高低位双后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分析》(202324102)。
摘 要: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时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最终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活动中,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取,经过严格筛查后,最终确定30例样本参与研究,经过分析后发现,以上患者疾病分型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后分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组别命名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阶段,两个组别筛选患者分别提供保守方案、经皮椎体成形术方案,每个组别中,纳入研究范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有15例,比较疗效。结果 (1)VAS评分、Cobb角测定后,在治疗前阶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数据比较结果得出:差异小,P>0.05;不同方案治疗后,关于实验组展开调查,VAS评分为(1.72±0.43分),Cobb角为(15.22±3.04°),和对照组(3.84±0.85分、20.35±3.61°)比较,实验组展现出了更低水平,P<0.05;(2)关于总有效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保守治疗后的计算数据为60.00%(9/15),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计算数据为93.33%(14/15),结果 中,实验组高,P<0.05;(3)调查并发症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率计算后为40.00%(6/15)、6.67%(1/15),比较发现,实验组低,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开展,在临床上有明显优势,对于患者来说,在改善椎体功能方面较好,可减轻自我疼痛感,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此外,经皮椎体成形术还能够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具备较高安全价值,可大力推行、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