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凯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0期0073-0076,共4页
摘 要:探究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损伤患者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骨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80例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损伤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率、康复指标数据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ate let count,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7.50%较对照组高,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显示有意义(X2=3.913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低,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显示有意义(X2=4.1143;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为(10.02±3.06)h、乳酸清除时间为(20.14±4.87)h、骨折愈合时间为(100.28±15.87)d、住院时间为(16.87±3.22)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显示有意义(T=7.0989;T=10.3009;T=9.8393;T=4.2282;P<0.05)。观察组治疗后PLT水平为(130.26±10.22)*109/L、FIB水平为(322.27±25.17)mg/dL较对照组低,APTT为(40.02±3.88)s长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显示有意义(T=6.8776;T=4.5488;T=4.9604;P<0.05)。结论 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损伤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 键 词: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损伤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凝血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