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浩通
机构地区:[1]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大队,江苏淮安223002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10期0150-0153,共4页
摘 要:地下水作为淡水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防污治污与保护工作已成为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融合水文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理论框架,对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基础性的描述与分析,明确了地下水储存、补给及流动的关键水文地质过程,并阐述了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地下水的质量与数量。进而,借助环境地质学视角,识别了地下水污染源,评估了污染程度,并解析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清晰揭示了地下水污染所引发的环境地质效应及其深远影响。通过构建“源-病害-环境”关系模型,为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涵盖地下水保护区的划定、污染防治法规的完善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等,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本研究成果不仅为地下水保护区的科学划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力参考。
关 键 词:地下水保护 污染防治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 污染源识别
分 类 号:P64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