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迪
机构地区:[1]武汉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出 处:《新丝路》2024年第31期0062-0065,共4页New Silk Road
基 金:武汉工商学院社科项目“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思想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启示”(项目编号:A2023024)。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以及全人类解放。社会公平正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虚伪公平的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公平的构建基础上,随着唯物史观的形成逐渐深入的精神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挖掘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性的历史根源上勠力同心,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批判中包含着对共产主义公平的诉求,指明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推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实现共产主义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的现实途径。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性、阶级归属性、人民主体性及生产方式决定性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