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大关县农村能源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站,云南昭通657400 [2]大关县种子管理站,云南昭通657400 [3]昭通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昭通657000 [4]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昭通657000 [5]大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昭通6574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11期059-065,共7页
摘 要:评估大关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能值和生态足迹特征,探索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优途径。方法 基于大关县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等)的秸秆产量数据,对其能值进行分析。利用能值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秸秆资源进行了能量输出分析。构建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如能源化、堆肥化、饲料化等)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数据收集包括区域农业生产状况、秸秆产量及其分布,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能源化利用可使秸秆能值提高,但同时也带来较高的生态足迹。堆肥化和饲料化能更好地降低生态足迹。不同利用模式下秸秆资源能值与生态足迹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在资源效益与环境效应之间进行权衡。结论 在优化秸秆资源利用模式的同时,要兼顾能值与生态足迹,优先选择堆肥、饲料等环保型处理方式,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