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悲歌觉醒之青年——浅析高觉新与祁瑞宣形象之异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曲维宁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  处:《海外文摘》2024年第13期0041-0043,共3页Overseas Digest

摘  要:《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两部小说都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封建传统大家庭,以此作为叙事背景,并且这一背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家族中的新一代青年。祁瑞宣和高觉新就是两个生于斯长于斯,深度浸润其中并受到其影响的青年形象。只是《四世同堂》描写的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抗日战争时期的情状,而《家》讲述的则是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前后的故事,这两者的叙事背景存在时代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角色的异同,助力读者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