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泰州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2期239-245,共7页
摘 要:系统评价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BIC/FTC/TAF在不同HIV感染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知网和PubMed等数据库中BIC/FTC/TAF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对HIV初治人群和经治人群接受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BIC/FTC/TAF,必妥维?) 联合抗病毒治疗进行亚组分析,采用R ”metafor” 软件分析各亚组治疗失败风险和不良反应风险差异。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包含1648 名HIV初治患者和2856名HIV经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初治人群接受BIC/FTC/TAF三联给药治疗48周后的抗病毒失败风险是对照组给药方案的0.82倍(OR=0.82,95%CI:0.61,1.09);经治HIV感染人群接受BIC/TAF/FTC三联方案治疗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升高(OR=1.35,95%CI:0.96,1.90)。在安全性上,初治人群接受三联给药(BIC/FTC/TAF)治疗48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基于多替拉韦(DTG)的治疗方案(DTG/3TC/ABC或DTG/3TC)的1.37倍(OR=1.37,95%CI:0.36,5.25),但是其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并无显著差异(OR=1.06,95%CI:0.73,1.55)。经治人群接受BIC/TAF/FTC三联给药治疗48周后不良反应风险是低于对照组给药方案(OR=0.88,95%CI:0.49,1.59)。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OR=1.08,95%CI:0.79,1.47)。结论 相较于其他以整合酶抑制剂为核心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BIC/FTC/TAF方案在经治人群中的抗病毒失败风险更低,BIC/FTC/TAF在初治人群中的安全性更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