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及其临床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炳菲 

机构地区:[1]馆陶县中医医院,河北邯郸057750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2期030-033,共4页

摘  要:探究经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报告,并探讨临床合理化管理措施。方法 将院内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12例临床资料纳入实验,皆为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对象,就实验对象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涉及药品、累及系统、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等信息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因素中,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在年龄>60岁和<10岁阶段,各自占比24.11%和20.54%;性别因素中,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在男性中,男女发生占比各为59.82%和40.18%;给药途径因素中,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发生,占比87.50%,另外口服引发率为6.25%,肌内注射引发率为1.79%,皮下注射引发率为4.46%;发生时间因素中,用药1h内最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9.82%,其次为用药1h~1d时间段内发生占比16.96%,用药超过1个月后发生率占比1.79%;药物品种因素中,总共含括了13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最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的抗生素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呋辛,发生占比分别为25.00%、22.32%、15.18%;累及系统因素中,皮肤与附件引发率为37.50%,消化系统引发率为24.11%,全身引发率为7.14%,神经及外周系统引发率为4.46%,心血管系统引发率为2.68%,其他系统引发率为24.11%;引发因素中,因用药时间过长原因引发率为22.32%,因滴注速度过快引发率为13.79%,因药物浓度过高引发率为11.61%,因用药剂量过大引发率为8.93%,因未及时停止用药引发率为8.04%,因未过问药物过敏史的引发率为3.57%,因用药前未作皮试操作引发率为5.36%,因其他因素而引发率为25.89%。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容易导致老年人和儿童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在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采取静脉滴注是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最主要给药途径,患者的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在�

关 键 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报告 临床合理利用 

分 类 号:R969[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