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使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探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竹青 

机构地区:[1]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2期200-203,共4页

摘  要:探讨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内收治的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100例患者为试验观察样本,均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遵照随机数字择取法分离为2组,即:对照组(n=50,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n=50,行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点渗血、肺水肿等总不良事件率为4.00%(2例),对照组的总不良事件为16.00%(8例),较之存在差异(χ2=4.000,P=0.046)。执行护理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以及血液速度更高显现,其血浆黏度更低(P<0.05)。统计两群组之间的凝血功能水平,护理后观察组PT\APTT\FIB\D-D化验值更低(P<0.05)。护理方案执行前,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为(21.36±6.26)分,对照组为(21.44±6.31)分,比之无差异(t=0.064,P=0.949);护理执行后,观察组评测值为(80.34±8.66)分,对照组为(71.93±10.49)分,组间比之存在差异(t=4.372,P=0.000)。结果 示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数据更高(P<0.05)。结论 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相较围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言更有护理价值,不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血流流速,降低血液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促进护患关系的友好进步。

关 键 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分 类 号:R4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