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义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2期013-016,共4页
摘 要: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其预后。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名,对照组38名。研究重点对比了两组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后,神经功能、神经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功能,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的预实验结果显示,大鼠模型大鼠脑内 BDNF水平增高, GFAP和 NGF表达下降。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观察组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 NO水平显著增高。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血浆 tPA水平增高,PAI-1 (PAI-1)下降, APTT缩短。治疗后MMP-9和MMP-2的表达亦显著下降。结论 血管内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神经功能 凝血纤溶功能 生活质量与预后
分 类 号:R543.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