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影像中心,江西赣州3414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基 金:2023年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Z2023ZSF522)。
摘 要: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与1.5T MRI对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4例肩袖损伤合并SIS患者,根据Bigliani分型将肩峰段形态分为3型,其中Ⅰ型(9例)、Ⅱ型(24例)、Ⅲ型(31例)。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肩峰形态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对Ⅰ型肩袖损伤合并SIS的肩峰形态共检出为5例(55.56%),Ⅱ型为19例(79.17%),Ⅲ型为21例(67.74%);1.5T MRI共检出Ⅰ型肩袖损伤合并SIS的肩峰形态共检出为7例(77.78%),Ⅱ型为21例(87.50%),Ⅲ型为30例(96.77%),可见1.5T MRI对肩峰形态总检出率高于64排128层螺旋CT(P<0.05);64例患者中64排128层螺旋CT确诊51例,1.5T MRI确诊62例;64排128层螺旋CT漏诊13例,1.5T MRI漏诊2例;64排128层螺旋CT对肌腱完全或部分断裂、肌腱钙化肩峰下骨刺或钙化、肩峰下区域骨质增生以及关节积液和滑囊炎症具有很好的显示;1.5T MRI对肌腱断裂或磨损、肌腱周围软组织、肩峰下骨刺或钙化、肩峰下软骨以及肱骨头的异常特异性更强。结论 肩袖损伤合并SIS诊断中64排128层螺旋CT与1.5T MRI检查各有优势,但总体来讲1.5T MRI的确诊率更高,且对肩关节软组织的分辨率更佳,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关 键 词:64排128层螺旋CT 1.5T MRI 肩袖损伤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诊断价值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