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狄明辰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
出 处:《楚天法治》2024年第22期0040-0042,共3页
摘 要: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而成的,能够完整呈现人类智能计算机特点。人工智能自动接收外部数据,获取数据信息,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数据进行计算、储存,实现数据的独立运行。因此,人工智能能够完成诸多指令,造成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意识的假象,引发人工智能犯罪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涉足多个领域,由此引发的人工智能犯罪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基于科学技术,明确人工智能无自主意识的特点,对人工智能犯罪进行定义,对操作人工智能犯罪的行为进行处罚。本文通过科学的刑法规制,划定五种人工智能犯罪的类型,并采用相应的刑法应对措施,完善刑法制度,降低人工智能犯罪率,促进人工智能的合理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