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雨曦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海外文摘》2024年第14期0004-0006,共3页Overseas Digest
摘 要:凯特·肖邦的《觉醒》是一部探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经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主人公埃德娜·庞蒂埃(以下简称埃德娜)在19世纪末父权社会中的挣扎与觉醒历程。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埃德娜,被社会期待束缚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却保持着强烈的独立和抗争精神,对自由与个性解放有着深深的渴望。为了理解她的复杂的心理发展以及最终导致她悲剧性命运的内在逻辑,本文借助卡尔·荣格(以下简称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她内心的冲突与分裂。荣格的原型理论主张,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蕴含着跨文化、跨时代的普遍心理模式,称为“原型”,这些原型深刻影响个体的性格与行为。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与“阴影”(shadow)之间的对立,解释了个体为适应社会规范而呈现出的外在形象,以及那些与社会期待相悖、被压抑的内在欲望。与此同时,“阿尼玛”(anima)与“阿尼姆斯”(animus)原型揭示了性别特质的内在动力,女性潜意识中的阿尼姆斯代表着独立性与主动性。当阿尼姆斯过度膨胀时,个体可能会与社会期望发生冲突,无法调和内在自主性与外部性别角色之间的矛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