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  者:郑舒颖 严萍[2]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1期010-013,共4页

摘  要:拟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切入点,探讨益气温阳法与针刺结合对心脏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本院心脏内科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30例,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CHF。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益气活血方药为干预手段,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TNF-α、IL-6、BNP等指标,评价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6分钟步行试验(6 MWT)。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各方面的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但经过6分钟的步行试验,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浓度,6分钟行走试验)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各搏输出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超敏 C反应蛋白(高敏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a(TNF-a)、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和生存质量(P<0.05)都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的超敏 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通阳方与针灸相结合的方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该联合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心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延缓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良好。

关 键 词:益气活血方 针灸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细胞炎性因子 

分 类 号:R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