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乐 刘莹莹 黄佳宁 孟繁悦 杜薇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2]承德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河北承德067000

出  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5年第1期090-095,共6页

摘  要:基于China-PAR模型,研究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ASCVD未来10年发病风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受检者126例,根据EAT是否增厚分为EAT增厚组和EAT正常组,对两组间China-PAR模型中ASCVD高危因素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AT增厚的因素;根据China-PAR模型评估受检者未来10年ASCVD发病风险的结果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分析不同ASCVD发病风险分层与EAT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126例受检者中,EAT增厚组27例(21.4%),EAT正常组99例(78.6%)。两组间ASCVD高危因素比较,性别、年龄、腰围、SBP、DBP、HDL-C、规律服用降压药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C、SBP是EAT厚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体检人群作ASCVD未来10年发病风险评估,低危组80例(63.5%),中高危组46例(36.5%),两组间性别、年龄、EAT分组情况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AT增厚是ASCVD未来10年发病风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95% CI =2.078(1.452-2.972),P<0.001]。结论 HDL-C降低、SBP升高是EA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是ASCVD未来10年发病风险分层的独立影响因素。超声测量的EAT厚度可辅助检出ASCVD中高危人群以对其提早进行临床干预。

关 键 词: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血管病 发病风险 China-PAR模型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