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艳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1期073-076,共4页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125例室管膜下出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颅脑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同等级室管膜下出血的检出率以及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结果,I级55例(44.00%)、II级47例(37.60%)、III级18例(14.40%)、IV级5例(4.00%)。而床旁颅脑超声检出I~IV级分别为:50(40.00%)、48(38.40%)、21(16.80%)、6(4.80%);CT检出I~IV级分别为:50(40.00%)、45(36.00%)、24(19.20%)、6(4.80%)。对于I级室管膜下出血的诊断,床旁颅脑超声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显著高于CT(87.27%比70.91%、97.14%比84.29%,X2=4.453、6.869,p<0.05)。对于II级室管膜下出血的诊断,床旁颅脑超声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T(89.36%比72.34%,X2=4.398,p<0.05);而两者的特异度相差不大(92.31%比85.90%,X2=1.650,p>0.05)。对于III级与IV级室管膜下出血的诊断,床旁颅脑超声与CT的敏感度、特异度相差不大(p>0.05)。结论 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与分级中存在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室管膜下出血的早期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