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涛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1期038-042,共5页
摘 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RA组(n=15)与非RA组(n=25),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两组在年龄、性别、动脉压力波形特征、梗死部位、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差异。同时,我们还对比了从发病到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间间隔,以及介入后病变血管血流的TIMI分级情况。此外,针对梗死相关动脉(LAD组n=10、LCX组n=3、RCA组n=8),我们分析了其RA发生率及梗死血管开通时间对RA发生的影响。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RA组与非RA组在多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前壁梗死、发病至PCI时间小于6小时、以及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因素在RA组中更为常见。进一步分析发现,LAD组和RCA组在多种RA类型中表现出较高的发生率。此外,患者梗死血管的开通时间也是影响RA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上述因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加强对这些患者的关注和管理,特别是在术后监护和预后评估中考虑这些因素,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影响因素 并发症发生率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