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素红
出 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5年第1期041-044,共4页
摘 要:探讨超声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评估价值以及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了12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运用自评法(avf)、出血动脉径(rad)、静脉出血动脉径(rvf)、静脉血流量(cvd)和出血量(cvf)等指标,在手术前后进行超声测量。通过这些测量评估静脉血栓成熟度、术后6周内的出血率,并将患者分为液体组、纤维组和血管扩张组。之后比较三组患者前动脉和边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静脉直径(D)、最大流量(PSV)、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评估各参数对血栓形成的预测值。结果 在术后2、4、6周,RAD、RVF、CVD较术前增大且随时间渐增,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70.024、475.914、438.537和709.86,P < 0.001。手术6周后,124例患者循环率71.77%等,三组间差异F值分别为30.075等,P < 0.001。多因素逻辑分析表明,静脉血管D、PSV、RI的OR值等。ROC曲线显示,头静脉D、PSV和RI组合预测血栓形成AUC为0.877,灵敏度80.95%,精确度84.47%。结论 超声检查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栓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超声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够有效评估动静脉内瘘功能,且头静脉D、PSV和RI组合对血栓形成的预测值最为可靠,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3.98